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上篇是阳明的人生传记,详细介绍了他传奇的一生。中篇选取了二百多条阳明箴言,并加以解析,从“持纯粹心,做诚人”“立志由心,量力而行”“静察己过,不论他人是非”“入世心做事,出世心做人”等十九个方面阐释了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诚等方面修身处世的人生智慧。下篇《传,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了注释和译文,以期帮助读者正确地理解阳明的言论及其心学的基本宗旨。
一本书,既可以了解阳明颇为传奇的一生,亦可以了解他流传千古、响彻中外的心学思想,还可以品读被奉为儒学经典的名著《传。
目录
?绪论?
阳明
天资聪颖、勤学善思的少年
远谪贵州,龙场悟道
文治,辉业
大儒辞世,病逝归途
阳明的学说
源头之水,学宗孔孟
反对程朱理学,强中寻求真理
秉承陆九渊心学,世称陆学派
阳明学说对明、清两代代中国的影响
阳明心学对世界的影响
阳明的文学与书法造诣
?上篇?大儒阳明?
章?乘云降生——明朝出了个阳明
有子生于彩云中
书香门第,承继香火
少年得志
锋芒乍现
何为人生等事
另类出走,试马居庸关
章?求学生涯——吾当上下而求索
新婚之夜不知去向
苦心追求心学的境界
落第的苦闷
组建龙泉山诗社
为圣路上两彷徨
第三章?初入仕途——挺身斗虎,遭人陷害
刑部里的名士
主持山东乡试
言事下狱
依赖心理化险为夷
贬为驿丞,北风送南雁
亡命天涯
第四章?贬谪贵州——龙场悟道,成为一代心学大师
偶得“阳明小洞天”
何陋轩与君子亭
龙场悟道,吾自足
贵州讲学,提倡知行合一
千古奇文《瘗旅文》
第五章?仕途转机——守得云开见月明
西辞龙场东归去
安民于庐陵
刘瑾伏诛,仕途出现转机
传道于京师
打通朱陆
原来这才是《大学》
第六章?巡抚新命——文攻武卫,屡建
在滁州的岁月
桨声灯影,布道金陵
任南赣汀漳御史巡抚
漳南战役
提督南赣军务
用兵横水、桶冈
智取三浰
和、崇义、三县
举乡约,办社学,衙门成了书院
第七章?闹剧——自古英雄多磨难
宁挑起了反旗
与宁交战
决战宁朱宸濠
荒唐皇帝荒唐事
争夺宁朱宸濠
给皇帝
不给待遇的“新建伯”
桃李满天下
第八章?行程——此心光明,千古毁誉随风散
京中争论大礼议
晚年喜得子
做人要有良心
天泉证道
立马乱
袭破断藤峡、八寨
一程
此心光明,何复其言
千古毁誉,听其自然
第九章?“心学”影响——传薪有人,经久不衰
心学的流传
心学对中国的影响
心学对日本及其他国家的影响
?中篇?阳明的人生智慧?
章?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欲修身,先养心
不忙不乱,不焦不躁
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让生活回归简单
章?持纯粹心,做诚人
真心着眼,敦本尚实
朴实的人生态度
清水芙蓉,纯然初心
诚胜于巧
第三章?立志由心,量力而行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心之所想,力之所及
第四章?小赢靠智,大赢靠德
土地不如德行,财物不如仁义
君子如玉亦如铁
养一身浩然正气
得人心,得天下
第五章?以孝安家,以敬持家
孝顺在当下
孝是一种生存品质
时刻念父母生养之恩
有诚心,才能让父母宽心
第六章?减一分人欲,得一分轻快
身外物不奢恋
“财”是静心的拦路虎
荣辱毁誉皆泰然
安贫乐道也是信仰
少一些机心,少一些痛苦
第七章?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
财富是外形,心是快乐的根
幸福在于追求得少
幸福源自内心的简约
要活得轻快洒脱
第八章?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慎思之,笃行之
不在难易,在于身体力行去做
大胆尝试,实践出真知
不逆不臆,言行一致
第九章?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
事事精细成百事,时时精细成一生
把握现在,认真做每一件事
勤于求知,细于做事
第十章?与逆境共处,吃苦如吃补
苦是乐的源头,乐是苦的归结
耐住等待,才能苦尽甘来
忍得一时方能成伟业
寂寞是的考验
第十一章?静察己过,不论他人是非
自省是涤荡心灵的清泉
静时存养,动时省察
反观自身,不断自我提升
第十二章?嘴上带尺,脚下有路
有糖衣的逆言易被接受
嘴巴闭关,舌头收箭
少妄言,多好话
第十三章?能容能恕,路窄处让人一步
待人处世,忍让为先
宰相之肚,纳难容之人
不急人怒,忍让内敛
忍小事成大事
第十四章?自利利人,以利他心度己
善待别人是善待自己
爱出者,福往者福来
爱人者人爱之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第十五章?在不显不露中出头
聪明不如糊涂,糊涂不如装糊涂
随地,随遇而安
抱朴守拙,藏行不r>点一盏光而不耀的心灯
第十六章?事上居下,到位不越位
不争才是的争
上梁正,则下梁不歪
位高不自居高不自傲
方圆处世,左右逢源事事顺
第十七章?成事在谋,谋事在断
勇而无谋是大忌
应时而变,兵贵在“活”
制胜战术应变化多端
以诚心制权术
第十八章?畅达时不张狂,挫折时不消沉
常在静处,谁能差遣我
不动心,不烦恼
静思,不被外物所扰
按心兵不动,如止水从容
第十九章?入世心做事,出世心做人
随生活,顺其自然
以出世心境,做入世事业
三分能力,七分责任
前生不要怕,后生不要悔
繁华过是空
?下篇?《传?
卷上
徐爱录
徐爱跋
陆澄录
薛侃录
卷中
钱德洪序
答顾东桥书
答周道通书
答陆原静书(一)
答陆原静书(二)
答欧阳崇一
答罗整庵少宰书
答聂文蔚(一)
答聂文蔚(二)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教约
卷下
陈九川录
黄直录
黄修易录
黄省曾录
钱德洪录
钱德洪附记
黄以方录
辗转刊行钱德洪跋